订阅
8月11日,法国国宝级漫画家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Sempe)离世的消息传遍了艺术界。 那个曾经用画笔治愈过无数人的画家,走了。 他被插画师几米视为偶像,几米评价其作品: “呈现出一种世故圆融的法式幽默,我非常喜欢。” 就连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推特上悼念他: “桑贝始终保持着轻盈的优雅,他总能捕捉一切微妙的细节。” 陪伴全球几代孩子长大的“小淘气尼古拉”,便出自桑贝之手。 他也曾画出过法兰西最美的春天。 在他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最盎然、最令人动容的春色。 让·雅克·桑贝还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杂志《纽约客》创作了上百幅封面,是绘制其封面最多的插画师。 这位闻名于世的国宝级画家,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画作。 他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有着无处不在的善意和美好。 “我快50岁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家人。” 虽然桑贝是迄今为止为纽约客创作封面最多的画家。 但他第一次去纽约的时候,好几次路过《纽约客》的大楼,却连前厅都不敢进。 直到1978年,46岁的桑贝才获得第一次为《纽约客》画封面的机会。 1984,桑贝在纽约街头 那一年,他很开心: “我快50岁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家人。” “有一个小小的桌角可以放下纸和笔,我特别开心。 晚上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窗子会透射出灯光,那是我的屋子,只有我!想想就好激动!” 1984,桑贝在纽约客办公楼 桑贝画中的纽约,一直都是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样子。 但这种石屎森林下,却又装着一个个孤独的灵魂。 这些渺小的个体,置身于大都市中,本该疏离感强烈。可在他的笔下,却总是有着一丝出其不意的温柔。 桑贝曾说,在纽约,你幻想中的生活永远比你实际的生活更有趣。 “那些大楼,那么大,散发出很有力量的气息,然后你也会被感染,好像你也因此会从中分得一些力量。 尤其当你其实没那么重要的时候,你也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也变得重要起来,这便是纽约有趣的地方。” 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评价的那样,桑贝对人物内心情绪的刻画有着超乎寻常的捕捉能力。 他能捕捉到任何一个细小的瞬间,一种微妙的情绪、和萦绕在我们脑海里的各种阐述不清的氛围。 他为《纽约客》杂志创作的每一张封面,都能让人注目许久。 这张图是《纽约客》2006年8月21号的封面。 一个刚下班的上班族,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傍晚时分的林荫小道上。 两旁的树叶被风声摩挲得沙沙作响,初秋的凉风拂过衣襟和头发…… 一天的疲倦瞬间消散,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得到了放松。 就像在下午6点半,走出办公大楼的我们,看到熙熙攘攘的街道和零星亮起的车灯。 隔绝了8小时的烟火气,终于将我们身上的按钮,从“生存”切换回了“生活”。 他为全球的孩子,画了一个理想的童年 但要说桑贝最会画的,还是孩子们五彩缤纷的童年。 英国《卫报》的文章称,桑贝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法国人理想化的童年愿景。 说起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一定是那个陪伴了全世界孩子长大的“小淘气尼古拉”。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桑贝与勒内一起创作了《小淘气尼古拉》。 桑贝负责画画,勒内负责撰文。 他笔下的尼古拉是一个刚上学不久的小学生,有一帮学校的“死党”。 这帮小家伙天真烂漫,充满着童趣。 学校不远处新开张了一家书店,孩子们放学后涌进书店里。 老板看见来了这么多爱看书的孩子,高兴得乐不可支。 可这帮小家伙进去后,只是好奇地东看西问,这也翻翻,那也摸摸,一转身还“稀哩哗啦”碰倒一堆书。 结果他们什么也没买,他们又一阵风似地蹿出了书店,一路上聊着“这地方真好玩”、“老板真和气”、“下次还来”! 尼古拉的故事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好玩的故事组成。 桑贝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着“天真美好”又“蠢萌幽默”的童年世界。 《小淘气尼古拉》不但让桑贝一举成名,也成就了他世界漫画大师的地位。 几十年来,《小淘气尼古拉》已经被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销售超过1500万册,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巴黎淘气帮》。 《巴黎淘气帮》2009,法国 桑贝笔下的尼古拉和同伴们的童年是大家对童年最美好的想象; 但桑贝本人的童年却恰恰相反。 1932年8月17日,桑贝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一个充满着怨气和吵闹的重组家庭。 桑贝在接受MarcLecarpentier访谈时坦言: “我的童年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凄惨和悲剧的”。 在桑贝小时候,家里永远充斥着母亲和继父无休止的争吵。 父母发起脾气来,见什么砸什么,家里的杯子盘子经常被摔个稀巴烂。 桑贝对母亲的回忆,只有苛责、被打的耳光和妈妈对他吼叫时他所感受到的耻辱。 他说:“我所有的童年时代都不断地听到母亲喋喋不休地责骂继父没有好工作。” 一屁股欠债、像逃跑一样频繁地搬家……这就是桑贝童年最为熟悉的剧情。 或许是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童年的悲惨遭遇不仅没有让他变得愤世嫉俗,反而让他对这份未曾享受的美好童年增添了一丝温柔的想象。 既然我没有体验过的那“童话梦境”,那换你们来替我完成吧。 他将这份想象和温柔倾注到画作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度过五彩斑斓的童年; 也治愈了他心中遗失的那个灰色童年。 桑贝笔下浪漫的巴黎&平凡的巴黎人 桑贝十四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和家庭。 他骑着单车送过一年半货,他也当过牙膏粉的推销员,和葡萄酒中介。 什么来钱干什么。 直到18岁,他开始为《西南星期天报》绘制插画。 机缘巧合下,他来到巴黎,桑贝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 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巴黎的地铁、充满风情的街道和艺术氛围,让他瞬间爱上了这里。 桑贝很擅长画巴黎。 法式风情的铁艺露台、优雅的灯柱,带着布篷的转角咖啡店…… 他笔下的巴黎也是法国人心中的巴黎。 桑贝笔下的巴黎人也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平凡人。 他用招牌式的幽默感,将这些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一一画了出来。 在百货商场大买特买的时尚达人、塞纳河畔谈情说爱的小情侣、在酒店撑伞的保安、村口聊八卦的家庭妇女…… 在桑贝的笔下,这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巴黎路人”仿佛有了一种魔力。 我们仿佛能听到他们开口讲话,感受到他们的当时的心情。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巴黎市井路人”全都跃然纸上。 正如法国报刊所说: “桑贝笔下的典型人物,身躯小得像鸟,却无法自由翱翔,是受到日常琐事牵绊的理想主义者——梦想着自由开阔的空间,却被牢牢地绑死在地上。” 桑贝笔下的人生百态、世间万状,正是无数个平凡人对这个世界最寻常的感受。 感谢桑贝大师,为我们画过那些美丽的春天、纯真的童年,以及一个个有趣又温柔的千面灵魂。 希望他去的地方,皆如画中一般美好…… 南京消毒防疫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